男性也可以支持女性主义进步思潮

上一期《开源计划》已经提到了我关于女性主义的一些想法,但为什么还想单写一篇来聊这个话题?

起因是最近确实看了很多涉及所谓女性主义题材的各种文艺作品,包括电影《好东西》、《某种物质》的解说、国内综艺《再见爱人4》及一些 UP 主的解说、韩综《思想验证区域:The Community》及一些 UP 主的解说。本来这些文艺作品看过也就看过了,对自己的认知和看法有一些提升,还不至于到想要到公共话语空间表达些什么的程度。但直到最近小红书越来越频繁的刷到各种对《好东西》电影的差评和豆瓣 9.1 分的质疑,以及这些帖子评论区味儿太冲的各种保守派父权言论之后,我决定还是要单写一篇,多为女性主义发声!

作为互联网的几大粪坑话题之一,公开聊这个是很有风险的,你不知道你的哪句话又惹恼了哪个意见相左的群体,很多网友在网络环境下会失去深度思考和换位思考的能力,经常不分青红皂白就开始骂人吵架,但我会尽力维护这里的理性、克制和包容,不支持任何极端想法和言论,无关性别。理智沟通,多讨论多交流,真理越辩越明!

提前声明,我当然不是什么女性主义研究专家,实际上我也只知道很碎片化的一些女性主义思想,并未做任何系统研究,但我觉得有些我看到的观点确实提升了我的认知。我更不是《好东西》里讽刺的女权表演艺术家,在真正通过正确的渠道和途径了解到真正正确的女性主义思想之前,我也对偶尔在网络上看到的极端女权和田园女权行为和言论嗤之以鼻。在我以前的朴素观念里,对于这个议题,我自认为我是一个平权主义者,男女或许性别上有客观的生理差异,但主要还是讲究考虑客观生理差异的前提下,在各个领域的权益的公正平等,也不真正了解女性主义的真正诉求到底是什么。我相信依然有很多自认为有进步思想的男性对待女性主义还是这样的看法。

就像我偶然在豆瓣看到的一个男生写的这样一个帖子

豆瓣网友关于男性对女性主义的看法

这个帖子讲述了他在女性主义议题上的心路历程,我觉得很真诚也很有代表性。人天生是没有这些所谓的主义和社会观念的,但「人人生而平等」的良善却是作为人从小就应该追求的基本原则。朴素的有着正常价值观的男性在女性主义议题上很容易经历同样的心路历程。

这是我在这个帖子下有感而发的回复,以及跟网友的「辩论」:

我在豆瓣的男性对女性主义看法帖子下回复的讨论

我承认,男性如果要在女性主义上支持女性主义是很有难度的,这会产生表面上身份认同的矛盾,在社区讨论里更是可能落得「里外不是人」两边立场都不讨好的的下场。一方面,由于客观生理差异和长期的社会结构化问题,男性无法真正同女性做到感同身受;另一方面,作为天然的性别特征,在长期固化的社会结构下,男性确实又在很多方面享受着「第一性」带来的优势。但正如我在上一期《开源计划》和上面的回复中所说的,真正的女性主义思想内核其实是反压迫、反剥削、追求平等公正,这跟其他人权斗争思潮(比如阶级议题)的内核都是一致的。反父权社会就是在反压迫和反剥削。

我的女性主义思想启蒙除了最初在网上看到的一些社会现象和一些激进的网络言论,更多的还是女朋友给我的。我们会在一些社会议题和文艺作品上讨论女性主义观点,她也会看一点上野千鹤子的书,但我并没有真正看过,只是知道有这样的书和书中提炼出的一些观点。在生活中偶尔讨论到这些话题时,我觉得是女朋友温和的性格和讲道理逻辑的能力让我逐渐抛弃了一些对女权的刻板印象和错误认知(但不否认这样对极端女权和田园女权的刻板印象在网络上依然是真实存在的),我慢慢意识到真正的女性主义思想并没有我认为的那样极端和反智。

最近看到的一些文艺作品让我对真正的女性主义思想的具体观点和诉求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我同样强烈安利给所有人:

尤其是陈小姐对《某种物质》的拉片分析,先不简单评论观点的对错,至少让我对真正的女性主义观点有了实感和更深入的思考。

我之所以非常喜欢《好东西》,除了电影本身的质量确实就很高以外,我还倾佩于邵艺辉导演在采访中透露出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认知。她是真正对女性主义的各种话题有过深入思考的,从她的这些思考中诞生了她的两部电影作品,真诚又别致,对敏感和沉重话题的表现手法上又有独具一格、颇具匠心的轻盈灵巧。抛开各种主义,她的两部电影单论电影质量我都很喜欢,甚至有一种想让自己生活在电影中这样美好的社区氛围下的感觉,这是很独特的观影体验。对生活的艺术表现也丝毫不让我觉得悬浮,电影中的事件源于真实生活,也贴近现实生活。

这样真诚又富有沟通技巧的人也能因为点赞了一条微博被「猎巫」到关闭主页和关注,确实很容易让人对当下公共话语空间的舆论氛围感到绝望。但环境再差,我也还是会选择正面表达和发声,因为我「正直、勇敢、有阅读量」。我也认为理智有思考的人要更多的躬身入局、主动发声(虽然他们往往因为更在意自己表达的准确严谨而倾向于谨慎发言),有些话语空间理智的思想不去占领就会被极端言论占领,我依然相信人性中真善美本源的存在。

最后,说说我自己的一些特质:

我喜欢《好东西》和《爱情神话》,也喜欢《教父》、《让子弹飞》这些在这几天网络上很火的所谓的「老登电影」(我理解这个词对「小妞电影」这个词的讽刺意味),都是我认为的值得目前豆瓣评分的作品,《芭比》我觉得还行,但不觉得比《好东西》好;我不是很喜欢《我的天才女友》电视剧,在女朋友的强烈安利下勉强看完了第一季,但没找到什么共鸣;我喜欢《极限挑战》前四季,不认为黄磊在各个综艺里的表现有任何「爹味」问题且对他的才智和能力表示钦佩;我经常看 B 站 UP 主峰哥亡命天涯的视频,偶尔也看一眼他的直播;我喜欢看宠物博主们可爱的猫猫狗狗视频;我会关注军事自媒体账号,了解最新的世界军事动态;我热衷于研究投资和资产配置,喜欢写代码、做产品,偏理工科思维,讲究有逻辑的思考,但也有很多在文艺上偏女性化的审美趣味;作为直男,我也天然的会对美女自发地产生好感;我开车会经常吐槽路上不遵守交规的男女司机的各种行为,有时也感到生气和愤怒;我认同女性主义的价值和诉求,当然我相信我依然有很多所谓不「女性主义」的想法和行为,但我悦纳自己意识和行为上的改变,不为任何主义,只为一个更具进步性的自己;……

我很想问问那些在女性主义议题上站在光谱两个极端上的人,像我这样的一个真实个体,又要被打上哪样的标签,归类于什么成分呢?

邵艺辉导演在采访中对如何避免女性主义走向极端的问题有很精彩的回答

大部分人首先是理智的,只有不理智的人才容易落入到不理智的极端。我是比较相信人的理性、控制和平等沟通交流的渴望的,只要我们有这种交流的耐心。

女性主义本来就是一个又解放男人又解放女人的一个共同利好的事儿。

人是复杂多样的动态有机生物体,人个体的喜好和行为从概率上来看其实是很随机的。人类社会一定是不断螺旋向前发展进步的,但固守成见的人一定意味着个体认知能力和水平的停滞和衰退。

朋友,不管你是男是女,让我们都做一个开放、多元、包容、追求进步的正常个体,让整个社会更理想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