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les7 个人开源计划(4)
年底还会发今年的书单以及按照惯例融入其中的简单的总结、展望,所以先更新一篇《开源计划》。
🧑🏻💻 工作
之前参与的 Swift 6.0 中文翻译的工作已经上线了:The Swift Programming Language (6.0) 中文版,也准备长期在 SwiftGG 翻译组给社区做一些贡献。
财务类 App 的新进展:
- 女朋友帮我设计了一版 App Icon,但可能后面还需要再多设计几个选一个最好的。完成 Icon 之后还要注册商标。
- 完成了 App 内购介绍页面的设计和整个内购流程,同时支持订阅和买断。
- 完成了定位功能的实现,用户记录财务数据时可以同时记录位置信息,方便日后根据位置信息进行检索和数据分析。
- 修改了相当多的事关用户体验的交互逻辑和细节,提升了用户体验的下限。每天改这么些问题就像是绣花,雕琢每一步操作和显示的细节,实现到自己满意的效果后还蛮有成就感的。我现在已经开始主力使用我自己的 App 来记录财务数据了,所以真正吃自己的狗粮长期使用下来发现什么问题就能改,这种正反馈循环(自己用 -> 发现问题 -> 记录在 Trello 项目看板 -> 修改更新代码 -> 更新自己的 App 版本 -> 把 Trello 的条目标记为 Done)是真正用心做产品才能产生的快感。
🎲 滚雪球
最新的资产配置比例的桑吉图:
从上一次分享到这一次的过程期间(2024-12-01 ~ 2024-12-21),资产净值增加 ¥22764.35,原因主要来自于二级市场的自然涨跌和对债务记账方式的变更(因为我的 App 可以自动记录未来周期性的债务入账,比如分期付款的数据,所以之前记录的是已经确定产生的包括未来的总债务,现在更改为截止到当前的总债务,这会把未来会产生的债务记录到未来的账单统计中,而不是全算到现在)。执行的投资操作有跟随长赢计划卖出「恒生科技」、「金融地产」的相关 ETF,我自己的「场外自助补充交易」策略也卖出了不到 1/10 仓位的「恒生科技」。支出方面都是日常支出,没有太大额的交易,最大额就是每月必交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了(另一种形式的税)。
为了量化和剥离出债务记账方式变更的影响,我们聚焦到到每一个账户上,这是我的每个账户这段时间的具体收益变动情况:
可以看出债务记账方式变动的影响使得我的总资产记账增加了一万多(具体为信用卡账户余额的变动,并且考虑这段时间增加的开支。本质上也就是未来确定会产生的一万多债务在当前记账中去掉了,这些未来债务都是分期账单产生的),剩下的资产增值部分都是投资收益带来的。
我的 App 对目前的财务情况的等级评估:
以上所有数据记录、统计都是由我自己正在紧密开发的 App 完成,基本整个个人财务记录的链路流程都已经打通,这也是我现在能够完全使用自己的 App 吃自己的狗粮不断迭代优化细节的原因。
♨️ 生活
看完了韩国综艺《思想验证区域:The Community》全片,之前就看过一些 UP 主的分析,这样的综艺讨论的社会话题很有意义和价值。韩国一直有媒体推进社会问题改革的传统,跟之前金泰浩、罗英石的综艺相比,这个综艺更上一个台阶,直接用现实议题作为综艺的议程,与时俱进,不避讳任何敏感话题,从这个层面来说,韩综已经是 next 100 levels 了,强烈推荐👍。
看完了《白夜破晓》,在审查制度下,国内的文艺作品质量每况愈下,在有限的创作空间内水平越来越差,甚至劣币驱逐良币,强烈不推荐👎。
看完了《我是刑警》,同是刑侦题材,至少比隔壁《白夜破晓》强🤷。虽然后半段的案子也看得昏昏欲睡,但开头的几个案子还不错。协审之后把方言全变成普通话的配音至少要扣掉一星。
每天在家庭群跟父母大辩论关于结婚、生娃、买房卖房、做饭的各种话题,辩论技巧、自我意志和心智成熟度都直线提升,对付不同的人就要用不同的现实手段达到自己坚定的理想彼岸,不亦乐乎!
💡 近期感悟
房地产行业与中国经济发展
其实这个问题是从个人生活的微观层面联想到的宏观话题,总是可以在小红书上看到各种各样的装修案例,但实际上在国内装修可以说是最不标准化的行业之一,整个行业缺乏规范和标准,从业人员素质也堪忧,导致装修对于任何个体而言都是一件费时费心、且费钱都不一定能产生好结果的事情,甚至很多人都需要自学很多装修知识去应对这个非标准化项目,简直是倒反天罡。
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确实是显而易见最容易带动各个丰富的上下游产业链促进经济循环的方式,也是我们过去二十多年常常在经济增速放缓时拿来用的所谓「夜壶」,但其实对这个行业的巨量投资几乎没有带来任何行业生产效率上的提升,二十年前怎么造房子、怎样装修,到现在也还是同样的生产方式,甚至造出的产品质量更差了。但经济增长本质上只依赖于生产效率的提升。从这一点上来说,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表面上虽然短期刺激了经济循环,但实际上只是给经济体带来了更多不健康的淤积的「脂肪」,而不是健康的有机体的「肌肉」。
即便最近政府再一次提出接下来要实行适当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也就是通俗来说的「大放水」,我也不认为会再一次带来房地产行业的繁荣。饮鸩止渴有时候是无奈之举,但在居民杠杆率超过 60% 的今天,我不认为这依然还会是一把好用的「夜壶」。反过来想,如果这一次的经济刺激依然需要依赖这把「夜壶」,反而会让我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更加悲观和失望,因为这意味着债务泡沫将继续越滚越大,生产效率非但没有提高,实体经济的发展反而越来越受到过高的土地成本的挤压,中长期来看经济发展活力会越来越变成一潭死水,百害而无一益,只会带来未来更大规模的长期大萧条。
货币供应、投资、债务规模如果不与真实的生产效率的提升匹配,那最终都会形成长期对实体经济发展有害的资产泡沫。
还在看的《货币战争》对此有非常精彩的论述:
经济增长是从率先提高生产率的部门开始向周边行业“扩散”,从而带来社会生产率的普遍提升。在这一过程中,高生产率的部门扮演着“经济火车头”的角色,低生产率的部门则是受其需求刺激而产生增长的动力,然后逐步提高自身的生产率。
猎人如果是“经济增长火车头”,那么制衣和其他行业的发展就是“被拉动”的部门。整个社会生产率普遍提升后,创造出大量的过剩财富,因而产生了“财富窖藏”的需求。在猎人制造弓箭之前,社会并无剩余财富,整个部落的土地并不值钱,如果连肚子都填不饱,谁还会在意土地开发呢?只有当社会出现“财富窖藏”需求后,黄金、财宝、首饰,也包括土地,才起到了盛装财富溢出的容器作用。于是,土地开始升值。越来越富裕的猎人和制衣者们渐渐有了住房需求,房地产开发商被“刺激”起来,他们在建造房屋的过程中,又“刺激”了砖瓦、木料、家具等行业。
在这个产业链上,猎人是需求的源头,动力是弓箭制造。只有生产率的革命,才是财富创造的真正源泉。
靠土地升值和房地产开发来拉动经济链条的整套思路都是值得怀疑的。土地升值和房地产开发,是生产率提高的自然结果,而不是其初始原因。颠倒了这一逻辑,就会产生错乱的经济效果。
如果没有生产率的革命性突破,片面追求土地升值,将会造成实业部门的成本提高。土地和房地产的货币化,导致了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超过了生产率的提高,结果就是普遍的通货膨胀,土地成本、原材料、能源和人工的抬升,伴随着市场价格的激烈竞争,将挤压尚未取得生产率突破的整个实业部门的利润。其最终的恶果就是,缺乏利润的实业部门,由于没有必要的“储蓄”积累而丧失了改进“弓箭制造”的能力,弱化了生产率提升的潜力。
土地财政刺激着高地价政策,高地价又刺激着房地产暴利,这种畸形发展模式最终将瓦解实业生产率提升的基础,遏制社会财富创造。GDP总量的增长并非是经济发展的真正目的,健康的经济增长必须以提高生产率为最终导向。房地产及其产业链带来的GDP,本该是生产率提升的结果,现在却变成了压制生产率的原因。上亿吨的钢铁、水泥、原材料被冻结在充满投机而空置率奇高的“鬼楼”中,这与20世纪50年代大炼钢铁和70年代的“洋跃进”一样,都是在浪费宝贵的经济资源,这相当于剥夺了猎人用以制造弓箭的积累,而将其置于闲置和浪费的状态之下。
土地和房地产的货币化刺激了信用创造的狂潮,日益贬值的货币购买力扭曲了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它将储蓄者的财富大规模地转移到少数人的口袋里,它树立了一个“快速致富”恶劣样板。在财富流向的巨变中,土地增值轻易超过了实业生产的微薄利润,迅速瓦解了实业家们艰苦创业的意志,动摇了实业持续改进“弓箭制造”的决心。既然买一块地坐等升值比枯燥、痛苦、绞尽脑汁和充满风险的技术创新,来钱更快、赚钱更多的话,谁还愿意继续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做实业呢?这种短视和浮躁的社会氛围,使“中国制造”的根基越来越浅,抗风浪能力变得脆弱。
土地快速升值和房地产业的畸形发展,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同时摧残着实业生产率增长的潜力。它们所创造的GDP,毒素含量高、副作用大、泡沫成分重,属于经济发展中的“高污染”行业。
刺激居民花掉银行中的大量存款能够带来经济增长吗?存款是储蓄的货币体现形式,农民的鸡蛋才是真实的储蓄。储蓄的本质是当人们不再从事生产后,能够在社会中继续存活多长时间的度量。存款只是一种延迟的消费,它的本质还是产品交换。在没有生产率提高的情况下,花掉银行存款相当于缩短自己的“社会寿命”,这能够维持经济,但不会带来真正的增长。
当中国消费市场开始出现疲软时,不能够盲目产生刺激消费的念头,尽管这一想法是如此具有诱惑力和煽动性,但绝不是能够根治问题的良药。
政府加大投资力度能够维持经济增长的态势,但如果用在不能提升生产率的领域,或者难以在短期内形成效益的经济部门,那么中国的债务问题将会变得尖锐起来。最终,不可持续的债务只能由货币增发来解决,这将会在经济冷却的困境中,增加通货膨胀的麻烦。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可能同时并存,但将出现在不同的领域。消费市场的价格持续低迷和资产领域的价格不断膨胀,会把中国经济置于冰火两重天的艰难境地。
希望中国政府这次能真正认清社会现实,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制定对经济和社会长期发展有利的政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