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les7 个人开源计划(6)
中美贸易战大升级,全球金融市场已经巨幅震动,在今天收盘资产更新之前先更新一篇新的《开源计划》,同时更新个人资产比例,作为上一个阶段的结束,想必是很合适的。
看未来,资本市场短期内必将又是一片腥风血雨。
🧑🏻💻 工作
财务类 App 最新的进展如下:
- 实现了待办任务/交易的通知提醒功能
- 支持了多币种及币种管理 —— 所有涉及具体金额输入输出的地方都进行了改动,借此机会也重新重构了底层数据结构,复用更多重复类似的代码,让代码结构更加清晰、更不易出错了
- 女朋友帮我重新设计了一版更好的 icon,不出意外会作为第一版正式版的 App Icon
- 交易支持记录退款操作的逻辑
- 交易支持绑定某个垂直的发生在一段时间的事件,便于后续回顾分析
- 投资类账户支持记录在初始化之前已经实现的收益或亏损,用户任何时候开始记账都可以准确记录自己的投资收益
- 债务类账户支持显示未来债务总额
- 支持账户页面隐藏具体金额
- 多项 UI 优化和 bug 修复
最近的这些改动都是用于提升用户体验的功能和改进,原本这些功能可能计划不会在第一版推出,但是感觉如果发布后再改动底层数据模型容易造成大面积的问题,所以还是一鼓作气尽量把数据模型构建得更完备一些,具体功能交互可以暂时简陋,这些后期都可以慢慢迭代优化。
- Apple Developer 新推出了「Apple 开发者」的微信公众号,会持续提供面向中文开发者社区的最新新闻、公告和活动动态,最近就听了一些中文的线上活动,可以直接在活动中与 Apple 上海开发者中心的员工和讲师沟通,感兴趣的 Apple 开发者可以关注一波。
🎲 滚雪球
最新的资产配置比例的桑吉图:
此资产比例已经考虑当日(2025-04-07)的场内场外操作,主要是在「多品种网格交易」、「场外自助补充交易」、「长赢计划 150 份」和「长赢计划 S 定投」策略中都分别买回了一些前期高点出掉了一些的品种(做网格和波段)和还依然在低位可以继续加仓的品种(做配置和长投),它们包括恒生科技、恒生、中概和医疗医药、传媒、证券、沪深 300。
从上一次分享到这一次的过程期间(2025-02-19 ~ 2025-04-07),资产净值增加 ¥173068.7,主要收支项不来源于二级市场,而是来源于婚礼准备上的社交资金进出、物资购买和婚庆准备。二级市场先涨后跌,如果不考虑今天 A 股和清明假期外围市场的暴跌,基本位置在开始和结束时是持平的,当然我们逢高卖出了小部分,所以用于投资的金融净资产是增加的。在这期间的投资操作比较多,在高位降低了一些「春华秋实」的仓位,「多品种网格交易」、「场外自助补充交易」和长赢的两个计划都是逢高出掉了一些恒生科技、恒生和中概,网格甚至一度卖完了所有持仓。正好,趁这次全球金融市场大跌,又接回来了一些,从上一段中的今日操作中已经体现了这一点。
「高抛低吸」,保证每一个波动过后,市场回到同样的点位,金融净资产都能有所增加,才能在这样梦魇级别难度的金融市场中不断让自己的资产增值。
♨️ 生活
生活重心基本都放在备婚上了,各种东西都要准备,周末的时间基本都在看各种相关的东西。没有太多可以分享的内容,但有一些感悟会放在下个部分。
💡 近期感悟
非标服务业与奢侈品行业
按「新自由主义」的观点,市场几乎是万能的,很多涉世未深的学生估计也会持有类似的观点。但最近我越来越意识到这个观点的错误。市场有效论的论点是市场中的参与者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会随着市场的供需关系调节,最终价格、质量和供需都会达到一种平衡状态,但实际上,市场不总是有效的,这尤其体现在非标服务业和奢侈品行业上。
在备婚过程中这一点体会颇深,有些非标服务业已经处于衰退阶段了,客流量越来越少但单价却反而变高了。如果按市场有效论,市场需求变少,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参与者会自行降价或提升质量来让自己能在市场上活下来,但现实情况却不尽然。这些客少的非标服务业有时候反而需要提高客单价遇到一单就狠狠宰一笔才能活下来,这个理论同样适用于奢侈品行业,他们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可能略高于标准产品,但消费者却可能需要付出数倍的溢价来获取这一点价值,即便这个行业已经处于衰败期。
市场一定需要有基本的引导、监管和规则,每年的 3.15 晚会也在不断提醒这一点。好的商业社会运转逻辑需要市场监管者维护公平、一致、严格的市场规则和底线,其他市场参与者都在规则框架内进行交易,这样的基本规则最好能引导出自主淘汰落后、低质的产品和服务的特点,这样好的商业社会逻辑也会促进社会各行各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形成正向的飞轮循环。
我最近也研究了几个消费行业的个股,包括中国中免和老铺黄金。这两个公司提供的消费品都多少带一些奢侈品属性了。
跟大多数人以为的不同,奢侈品行业的主要客群其实是中产阶级,当然他们的营销一定会高大上,让拥有者能在别人的眼光中产生自我优越感,但不管它们再怎么营销消费主义观念,奢侈品都是主要面向中产阶级的生意。一方面,真正的上层阶级人数少需求量不够养活庞大的奢侈品行业;另一方面,中产阶级收入的降低显著影响了这些公司的股价,表现为需求萎靡、销量不佳、利润骤减,这反过来佐证了前面的观点。中产阶级的特点是对价格敏感,他们愿意为好的产品和服务付费,即便这东西不便宜,但是他们一定怕自己买贵了,相同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有更便宜的一定不会愿意买贵的。
中产阶级收入降低、需求减少、世界重新从疫情中恢复连接让中国中免的股价从疫情期间的高点持续向下一蹶不振,而老铺黄金填补了轻奢黄金饰品工艺好看又保值的细分市场空白,不断侵蚀其他老牌传统黄金品牌甚至是其他奢侈品牌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所以股价飞涨。当然,影响股价的因素有很多,任何事后的分析都显得像是「事后诸葛亮」,权当是一些思维认知训练了。
投资、概率与人生的底层逻辑
这个话题在我的博客肯定提到过不止一次,但我还是想用更精炼的语言再聊一遍。
投资虽然没有数学的严谨,甚至有时候精确反而会造成错误,但也绝不是像艺术那样没有一致的标准,它有其颠扑不破的底层逻辑。这种概率游戏很像人生的底层逻辑。没有什么未来是可以被预测的,但基于当下的现实你却可以计算某个具体事件可能发生的概率,投资和人生都是基于这样的底层逻辑。
所以如果你想要在这两个概率游戏里取得成功,你得用概率思维来运作(尤其是抛弃有毒的基于确定性和绝对对错的学生思维)—— 既不用确定性思维对一城一池的得失锱铢必较,也不可陷入虚无主义彻底摆烂放弃对世俗意义的追求。你去观察和总结那些投资大师和真正靠自己打拼成功的企业家的人生轨迹,他们大多都是概率和赔率思维很强、对未来很有预见性并充分行动准备的人。
失业、风险和真正的个人事业
再一次重申,在这样一个快速变化的世界变局之中,真正的风险是不能勇敢拥抱变化。
正好今天又有一则谣言充斥大公司的员工圈子,说微软要彻底退出中国市场。从贸易战开始,几乎每年都会传出这样的谣言。我在大概两年前主动从微软中国离职的时候当然不会提前预料到今天这样的世界局势和哪些事情一定会发生,虽然那时候已经有一些苗头。但每年都会传出的这样的谣言也不完全是空穴来风,上一次撤出的是 AI 相关的团队,这一次裁撤的是 vendor 团队,以后会怎样谁也说不准。总的来说,趋势没有改变甚至在进一步加强,那就是受国际局势影响外企在中国业务量的减少,这种减少同样会影响其他的项目业务和岗位机会。
风起于青萍之末,止于草莽之间。没有什么工作是绝对安全的,每个人唯一能相信的只有自己选择并真正长期投入时间和精力的个人事业。这种长期投入不在于短期的某一份工作、某一个职位,而在于你是否在长期坚持的个人事业生涯中进一步精进和提高。
不得不再次感叹,投资的大道就是人生的大道。在这两个游戏里,投机者不会赢 —— 想要左右逢源、这也沾一点那也碰一点、什么是风口什么赚钱就干啥,并不会让你在长期赛道中精通深入奠定优势和门槛,你的目的会落空;无脑定投者不会赢 —— 只会无脑坚持、只会埋头拉车不会抬头看路者可能会一不小心就会落后于这个快速变动的时代,一不小心就深套在了最高点。在这两个游戏里,只有低买高卖的长期价值投资者最终能赢 —— 你得确立自己的主线任务轻易不改其意,也要对趋势和变化了然于心并加以合理利用,作用于自己的主线目标和最高任务,同时也要利用复利效应长期坚持,只有这样,你才能在个人事业和投资这两个游戏中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