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les7 个人开源计划(9)

又是月末,照例进行更新和复盘。

🧑🏻‍💻 工作

  • 财务类 App BeanLedger 发布 2.0,使用全新 UI 风格!
    • 上一篇《开源计划》已经提到刚在大陆地区上架时在小红书随手发了一篇帖子,吸引了不少关注,同时也收到了很多愿意尝试的用户的反馈,虽然也有少数用户很喜欢第一版的 UI,但大多数用户吐槽最多还是第一版的 UI 风格过于硬核,正好我也打算适配 iOS 26 的新的 UI 风格,于是干脆重新写了新的 UI 风格并更新了 2.0 新版。虽然也没有经过专业的设计,但是有了第一版的经验,并从诸多真实的用户交互的反馈中学习,我自认为新版的 UI/UX 还是改进了很多的。
    • 2.0 之后会着重在新功能的实现和代码、性能的改进,已经实现了部分了。
    • 功能和界面都比较稳定之后会开始补充设计思路和使用说明的文档。
    • 整个这个月都做了很多改进和修复,代码变动还挺频繁的,大陆地区上线第一周甚至发了 5 个新版本。目前依然有不少值得关注的问题,尤其是跟 SwiftData 相关的,这几乎是造成目前代码中绝大部分问题的源泉,需要找个时间彻底把跟数据交互的代码重构一遍。
    • 为了适配 iOS 17 也花费了不少精力,尤其很多也是跟 SwiftData 相关的问题,因为 Apple 在 iOS 17 上才推出第一版 SwiftData,底层有不少严重错误和 bug,导致我为了适配 iOS 17 不得不绕过这些 bug,但为了绕过这些底层 bug 也都付出一些代价,要么是交互上的、要么是性能上的。第一次这么真切的体会到大前端开发需要适配低版本运行环境时的无奈,梦回大学 IE 时代 😵‍💫。
    • 关于用户需求还蛮有意思的,用户的表述和需求不一定都是清晰或有效的,为了挖掘真实的用户需求,你得不断揣摩他们提出这样的想法的真实动因,同时你也得对自己的产品方向有一些设计原则上的坚持,而不至于让它变得过于臃肿和四不像。就像之前很多「互联网教父」们所不耐烦的 —— 怎么又是 iOS 三大件。我其实无意于在这个赛道去卷,我根本就没把它当作赛道,对于这个产品而言,我只是想做一个我自己用的好工具而已,顺便分享给更多人用,也不图它真的能带来什么回报。但话说回来,我也无意于打造一款跟市面上大多数记账软件雷同的又一个新轮子,如果是这样我会继续用市面上那些已经做得不错的产品了,这样显然在达到我同样目的的成本上性价比更高。记账其实一个个性化程度很高的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和习惯,其实很难用一款 App 去满足所有人,这也是为什么市面上林林总总的记账软件这么多的原因之一。跟很多人生的其他事情一样,你无法让所有人都满意。
    •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包括产品设计、特性、功能具体实现的思路上,这可能会孕育未来我的第二款 App。没错,我的第二款 App 甚至很可能还是记账(吃透记账这件小事 🤣),但会跟现在这个有明显的区别,针对的用户人群也会做明显区分,所以不会影响 BeanLedger 的后续开发和维护计划。我个人应该还是会主要用 BeanLedger 作为我个人的财务软件,还是那句话,只要我自己还在「吃自己的狗粮」,我就不会停止对它的继续开发和维护,一定会让它变得越来越好用,这同时也是方便我自己使用。
    • 再一次想说,个人时间和精力实在太有限,从上面的工作可以看出来,一个人干了设计师、产品经理、用户调研、程序员、客服、营销的活儿,虽然并不是创业却在体验最真实的创业。不过我目前还是挺喜欢这样的节奏和状态的,我或许也要考虑雇一个 AI 员工帮我写代码了哈哈哈。

🎲 滚雪球

最新的资产配置比例的桑基图:

此资产配置图使用我自己开发的财务工具 App BeanLedger 生成

(此资产配置图使用我自己开发的财务工具 App BeanLedger 生成)

从上一次分享到这一次的过程期间(2025-06-30 ~ 2025-07-31),资产净值增加 ¥123566.83。有这样的涨幅当然得益于二级市场最近一路上扬的行情,有不少人甚至开始相信这是另一场牛市的开端。你问我怎么看?我们的投资策略不依赖于预测,当然是边吃席边往门口走避免自己成为为盛宴买单的那一个。但如果你要问我对后续行情的真实看法,我反正不像很多人那样乐观,这不,今天大跌就又来了。依然还是那句话,影响股市走势的因素太多了,这个复杂系统中长期本身就是不可预测的。

ETF 拯救世界 - 微博

这段时间做的投资操作有:逢高卖出「春华秋实」,几乎已经等于清仓了;两个「长赢计划」继续跟车,卖出过美元债、全指金融、恒生医疗、创业板,买入一份全球医疗保健。其他的大头部分都还没动,但「现金」的比例也已经创了新高了,甚至会希望未来再跌下来继续把多出来的现金再进行更合理的配置。

即便不上班,资产总额也还一直在创新高的,虽然这仰赖于有足够的可支配本金、一个好的资产配置和投资的策略和真实的资本市场的具体表现,但从性价比的角度来说,上班性价比实在是太低了,几乎占据了你每天的全部时间和精力,获得的回报却还很可能比不上资产增值,ROI 低得惊人,即便是在微软这样的外企「养老」。还是如我之前所说,财务自由不意味着财富绝对值的多少,财务自由的本质是时间自由。我不是说上班一定是不对的选择,而是人生短短三万天,追求的应该是按自己的意愿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用充分的主观能动性来支配自己每一天的时间。

这个世界上几乎没有什么绝对公平的事情,只有时间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每个人都有责任好好把自己的时间按意愿分配在值得的事情上。如果你觉得我今天就要睡觉,那就去睡觉;如果要刷剧,那就去刷剧;如果要写代码,那就去写代码;如果你想上班,那就去上班;如果想旅行,那就去旅行。把自己的时间和热情花费在自己想要的事情上,才是对自己人生更大的负责,这是真正的长期主义。

♨️ 生活

  • 终于看了《F1:狂飙飞车》,太精彩刺激了!拍出了一种黄金年代经济上行的美,重现好莱坞昔日荣光。强烈建议所有人都去看,虽然是一部典型的爆米花套路电影,但我相信很多人都能在这部电影找到对抗自己枯燥乏味生活的勇气。看完电影甚至让我燃起了对真实 F1 赛事的兴趣,正好上周末和这周末都有比赛,虚实结合了!
  • 在 B 站看完了《情感反诈模拟器》(原名:捞女游戏)的主要剧情:
    • 作为一部影游,相比之下我觉得质量还不错。有的人可能会被它的名字劝退,或者看到名字已经自动脑补了很多关于男女的「政治正确」的批判观点,但真正看过这个游戏剧情和内容的才知道,它所传递出的关于情感的三观基本还是很正确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男女主角在酒吧十分钟确实贡献了封神的演技!如果代入前因后果去看,会发现他们的表演确实准确又生动,非常打动人。
    • 从这部影游的火爆也可以看出,我国的男性在情感方面的需求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没有得到满足的,所以才会有这么多峰哥口中的「性压抑」群体。正如我之前所说,真正的女性主义运动不仅仅是对女性的解放,也是对男性的解放。男性同样是在一种有性别偏见的东亚传统文化下长大的,它可能会要求你更多的含蓄、包容、忍让、更多的承担、成为别人的依靠、无原则的对别人好,这导致很多男性的情感教育和人际交往知识极度欠缺,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社会层面也几乎没有人会去关心男性内心真正的情感需求,从这部影游得到这么多国内男性的共鸣可以看出来这一点。这其实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
  • 下个月要花更多的时间准备在苏州的小型婚礼聚会了,一个月极限备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