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个人状态要比去年好多了,好在心态的逐渐平和。毫无疑问,今年要比去年忙很多,工作和生活都是如此,不过事情也开始越来越聚焦,大概是一种越来越明白自己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的状态。

回到「书单」的正题。在之前的年终书单总结中,我说过一般用 iPad 看电子书,今年引入了一个新设备 —— Kindle PaperWhite 4(官方名称是 “All-new Kindle Paperwhite”),这是目前为止最轻的一款 Kindle。之前我一直不理解用 Kindle 看电子书比用 iPad 看电子书好在哪里 —— 忍受着上世纪电子设备的响应速度,使用着非常有限的功能,就为了墨水屏?不用不知道,在真正使用了 Kindle 之后我发现,所有的「轻薄」、「有限的功能」、「电子墨水屏」等特性,都是为了让你在阅读时更加专注 —— 避免打扰、减少疲劳感。从中我体悟到一个道理,任何细微而又专注于目标的优势都不应该被忽视,它可能是一个产品制胜的关键。Kindle 所有的设计都是为了「阅读」这一场景而设计,尽管 iPad 有着丰富得多的功能,但对于体验敏感的用户来说,在「阅读」这件事情上还是会为了用户体验而买一个 Kindle。细小而专注的优势,很重要,不仅仅适用于电子设备产品,也适用于每一件事、每一个人本身。

阅读全文 »

作为一家提供商业气象数据服务的创业公司,我们一直都有一项「欠交的作业」没有完成,那就是合理的数据规划和数据治理规范。对于早期的初创公司而言,可能很难从一开始就能构想到需要对数据存储进行合理的规划并制定长期规范,大多都是简单使用单实例的数据库,直到随着业务增长数据量累积到一个不得不严肃考虑这个问题的地步。

数据库发展简介

数据量的增长其实一直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呈现爆发式增长的,因为各种各样的数据都在不断的被原样或者是经过少量的更改和增补后拷贝到互联网的各个角落。为了适应互联网数据的海量增长,在后端和架构意义上而言,数据库的发展也大致经历了「单库单表 -> 主从读写分离 -> 分表分库 -> NoSQL -> NewSQL」这样的过程。

阅读全文 »

长按是好的交互方式吗?

这个问题虽然微小但其实困扰了我本人很久。每当我拿起索尼头戴式耳机,忍受着右手以一种不那么舒服的姿势,心里充满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地用自己的大拇指紧紧按住电源键几秒钟试图开机或关机时,我都会反复的问自己:长按是一种好的交互方式吗?

智能手机时代,最开始接触到「长按」这种交互方式,大概始于智能手机的电源键。记忆里,在 iOS 系统中,「长按电源键」一开始是唤出关机界面「滑动已关机」的交互方式,而在新款 iPhone 搭配的 iOS 中,「长按电源键」是唤醒 Siri 的一种方式。

阅读全文 »

越是往后端深入到 Web 开发和分布式系统,就越会觉得把「并发」理解清楚是多么重要,而每天的日常工作中很多时候都需要处理与并发有关的话题,大到整个系统架构层面的并发考量,小到某一段代码的并发控制。

本来不想把这篇文章加入到「完全理解」系列,因为觉得「并发」涉及到的东西实在是很多,而我想凭借一篇博客企图「完全理解」那是不现实的。但虽然不能做到「完全理解」,但我还是会尝试尽力提纲挈领的把「并发」相关的话题都理清楚,把脉络勾勒出来,让它尽可能对得起「完全」吧。毕竟,如果以后我有了一些更深的理解,我还可以继续迭代这篇文章。

阅读全文 »

今年太「荒废」了。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已经发生的事情之丰富复杂相比去年完全有过之而无不及,自己心态上的改变也是不少。这种内省式的变化会直接导致个人情绪的变化。用一个烂俗的比喻来说,如果去年的心情像一汪平静的湖水,那今年则可以用海啸来形容(夸张到油腻了)

我不是一个喜欢制定目标的人,因为无论事情是否达到了你的目标,这个设定都会让你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情产生反向的反馈:完成了会开始沾沾自喜、放松警惕,没完成则会开始怀疑人生、消极懈怠。当然,这可能只是一个现实的悲观主义者的惯性思维,不足以为参考。

即便如此,年初也制定了一些小目标,明确了一下「即将过去的这一年」的大致方向。写博客的目标是超额完成了,导致我后几个月的博客更新都放缓了(应证了我上一段的描述),可是看书的目标远远没有达到。这意味着今年是个「输出」大于「输入」的一年。

阅读全文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