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12 月的第一天,更新一下进展。

🧑🏻‍💻 工作

  • 财务类 App 的新进展:

    • 增加了搜索的功能,让用户可以搜索自己添加的数据。
    • 增加了用户可以自行控制是否使用 iCloud 进行数据同步的支持。
    • 数据多设备异步云同步开启了一个黑洞,这是一个极易出现错误的功能,之前的数据逻辑都是基于本地单一数据库实现的,在加入这个功能后重新修正了不少兼容数据同步的逻辑。
    • 本来想基于一整套更为抽象和规范统一的底层数据模型,进一步抽象代码中逻辑实体,更改对应的数据结构和逻辑,让处理规则变得更统一。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工作量,因为所有基于底层数据模型的业务逻辑和 UI 都得相应进行修改,不亚于一次大版本的更新。但最终实践后发现这套更抽象的数据模型依然满足不了一些我想要的细节功能需求,或者说让这些小需求的实现变得更复杂了,所以还是回滚到到了我之前的更符合自然逻辑的版本。计算机科学的落地应用永远是在找最合适的抽象层级,寻找定制化的用户体验和统一的底层抽象原则之间的平衡
    • 优化了一些页面的 UI,解决了一些显示上的 bug。
    • 开始实现会员付费订阅的页面、逻辑和功能。
  • 构思和打草稿《普通人如何正确记账》的内容。

阅读全文 »

因为公众号发的上一篇《热情、工作与理想主义|为什么我要离开微软》引发了一些讨论,所以这一期想聊的话题有点多。为了不让某一期的内容太长,所以尽管距离上一篇《开源计划》才一周时间,工作量并不多,但也还是更新一期吧。

与前几篇文章相关的更多话题讨论在本文最后两部分,最后部分有回答网友的一些提问。

🧑🏻‍💻 工作

  • 完成了 Apple Developer Program 的订阅注册,个人经验是:
    1. 要耐心按照提示和邮件内容完成每一步的操作,该认证的认证,该实名的实名,遇到不明确的问题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2. 付费后账户不是立马就能用订阅后才能使用的开发者相关的功能,我是等了几个小时后收到邮件才开通成功。
    3. 可以使用 App Store 的余额进行开发者账号的订阅,而每年夏天腾讯基本都有 App Store 充值 900 送 100 的福利活动,相当于变相让订阅年费优惠一些。
    4. 订阅后可以马上申请注册 App Store Small Business Program,注册成功后以后靠 App 盈利可以少被 Apple 分走一部分「过路费」。🤧
阅读全文 »

📑 前序

从微软离职以来已经有一年多了(原因和感受详见:热情、工作与理想主义|为什么我要离开微软),离职后的前半年基本在休养生息,顺便学习了一些 Apple 开发相关的东西,后半年开始写我几年来一直想写的一个财务类的工具 App,算是正式开始了我的全职独立开发之路。

不用上班之后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一种大学期间时常沸腾全身的创造力似乎正在回归。不上班不意味着不工作,上班经常是消磨热情和创造力的,而工作却可以是由热情和创造力来自我驱动的。可预见的未来一段时间,我感觉我都会非常享受现在的这种状态。

正是因为我开始有大把的时间能真正投入到自己的兴趣和热情所在,独立开发的过程基本也开始变得常态化,我决定开启一个全新的个人企划 —— 《Maples7 个人开源计划》。在这个计划里,我会尽可能定期地(周 or 月,取决于可分享的内容的多少)分享最近一段时间在工作(独立开发为主)、生活和投资领域的个人进展、所见所闻和个人感悟,并持续记录自己的资产动态变化。既为备忘自己未来独立开发一路的历程,也作为一个跟外界交流沟通的窗口(未来如果有谁好奇我最近一段时间又在鼓捣些什么玩意儿,我可以直接甩个链接了哈哈 >_<)。随着个人的变化和发展,也会动态变化记录的内容。总之,在这个纷乱的时代里,主打一个机动灵活。另外,人是复杂的有机系统,任何一个侧面都不足以概括一个个体的丰富性,但我力求能在这里涉及到所有我所关注的个人领域。

阅读全文 »

一转眼又是一年过去了,2023 年算是个人生活变化比较大的一年。长达三年的疫情生活终于过去,个人生活逐渐回归正常,也开始继续遵循本心勇敢做自己、追寻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从书单就可以看出这种变化。

  1. 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一本论述非常精彩的适合普通人阅读的通俗入门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著作。关于央地关系、土地财政、地方债务、官员腐败、城市化、高房价、阶层固化、发展不平衡等热点话题的讨论很有吸引力。普通人应该读这本书来了解国家政策背后的层层决策逻辑和当下面临的社会问题;体制内的做具体实务的人更应该读这本书来培养自己在固有约束下系统化全面解决社会问题的思维和能力。

    很少有经济学书籍能让人看得津津有味欲罢不能,一是这本书探讨的都是当下政治经济学领域最紧迫热点的一些问题,二是作者的论述深入浅出而又一针见血丝毫不拖泥带水,这是长期积累深入调研后的结果。

    另外这本书通篇都在潜移默化的告诉读者一个老生常谈的道理:任何理论都要结合具体的社会实践才能发挥作用并获得打磨,实事求是,实践出真知。

    作者对未来中国的经济是偏乐观态度的,虽有争议但无伤大雅。

阅读全文 »

没错,经过长时间反复的考量,我终于还是从微软主动离职了。

我知道,在现在这个经济下行的周期阶段,从一个相对稳定、福利待遇又还不错的全球顶尖公司离职是一件很需要勇气的事情,尤其主动离职也没有任何补偿,甚至都不能申请失业金,但目前我依然认为我做出了一个大胆但正确的选择。暂且先卖个关子,我把我为什么从微软离职的直接原因先放一边,我想先在这篇博客说说什么是我理解的「热情、工作与理想主义」。其实,即便不离职我也已经想写这个话题很久了,但离职正好给了我一个更好的契机来谈论这个话题。

理想主义

我知道在这个年轻人解构一切的时代,「理想主义」在社交媒体的诸多语境下甚至都成了一个贬义词,但近几年我还是越来越自诩为「坚定的理想主义者」。一句话概括的话,我认为「理想主义」就是任何事情都要首先从其本质或普世价值上思考并行动。从本质和本源上开始思考,才能明辨是非、分清主次关系、把握逻辑重点。把这样的「理想主义」应用到工作上,就是要有热情的去做尽可能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所谓的「工作就理所应当的仅仅只是一份工作」而已。

阅读全文 »
0%